师资简介
付冬梅
基本信息
姓 名:付冬梅
单 位: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职 务:支部书记、系副主任
职 称:教授、博导
所在梯队:生物启发计算和智能信息处理
办公地点:北京科技大学机电信息楼803室
办公电话:86-010-62334967
传 真:86-010-62334005
电子邮件:fdm2003@163.com
主页链接:http://saee.ustb.edu.cn/teachers/fdm/HomePage.html 教育背景
1980年9月-1984年7月在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4年9月-1987年3月在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2002年9月-2006年3月在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系学习,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7年4月-1989年12月 抚顺石油学院自动化系助教
1989年12月-1994年11月 抚顺石油学院自动化系讲师
1994年11月-1997年12月 抚顺石油学院自动化系副教授
1997年12月-2002年7月 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2年7月-2006年7月 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2006年8月-2011年1月 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2011年1月至今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导
研究领域
1、红外图像技术、理论与实际应用:这一方向曾经并正在得到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石化总公司的项目资助,也承接过一些厂矿企业的开发课题。主要从事红外图像解码与编码、红外图像着色模型的研究、特征提取、视觉效果提高以及三维目标恢复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在红外图像解码与编码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工作,并通过色彩的非线性分布、目标边缘与纹理增强等技术改善了红外图像视觉效果。
2、人工免疫计算、策略和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在这一方向上已经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基于免疫网络理论的新型免疫控制器的设计、实现及其理论和应用研究;基于免疫应答理论的免疫算法研究及其在数据分析、特征提取中的应用等。似开展的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有:研究更为接近生物免疫机能的的免疫模型和算法;将免疫模型和算法引入到对象模型识别、不确定大系统的控制以及图像处理、腐蚀数据、控制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之中。
3、智能数据分析、建模与软件设计:这一方向曾经并正在得到科技部、石化总公司的有关项目资助,也承接过一些厂矿企业的开发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蚁群算法及其在图像数据、腐蚀数据、振动数据、控制检测数据等的分析与处理;设计并编制上述智能方法的实际应用软件;还将研究数据及其数据分析的可视化方法、技术与理论。在这个方向中已经开发了一系列的基于红外图像的数据处理、分析与评价软件;还开发过一个基于腐蚀检测数据的分析计算软件。
主讲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现代控制理论
人工神经网络应用技术
代表性论文、专著
专著:
[1]Fu Dongmei. Research of Immune Controller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s and Natural Computing[M]. Med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Reference,USA & Information Science Reference, UK. 2009: 262-303
[2]李晓刚, 付冬梅. 红外热像检测与诊断技术[M].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学术论文:
[1]Dongmei Fu, Tao Yang, Xintao Qiu, Kamil Riha, Radim Burget. A Novel Immune Image Template Set for Fuzzy Image Segmen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Research[C]. Telecommunications and Signal Processing (TSP), 2011 3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2011: 544 – 548,EI:20114514503213
[2]Qiu Xintao, Fu Dongmei, Yang Tao. A novel approach to optimize the objective function based on VC dimension and structural risk minimization[C]. Control Conference (CCC) 30th Chinese, 2011: 3226 - 3230,EI:20113914369122
[3]Xintao Qiu, Dongmei Fu, Zhenduo Fu, Kamil Riha, Radim Burget. The Method for Material Corrosion Modelling And Feature Selection with SVM-RFE[C]. Telecommunications and Signal Processing (TSP), 2011 3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2011: 443 – 447, EI:20114514503236
[4]Wang Tingting, Fu Dongmei, Chen Peng. Segmentation Algorithm Study for Infrared Images with Occluded Target Based on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 2011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TaiYuan China 2.26~28th 2011,320~323.
[5]Zeng Fanhua, Fu Dongmei. Image Fusion Based on Immune Clone Select and Wavelet GΓD Model. 2010 the 10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gnal Processing(ICSP'10). 10.24~28th 2010,Beijing China:612~616,EI: 20110213573599
[6]张宇, 付冬梅, 李晓刚, 孔维功. 基于特征的多层次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9, 26(4): 1549-1551. EI: 10901035
[7]李韡,付冬梅. 一种粗糙规则化的双因子免疫控制器[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31(8):1072-1076,EI:20094412411727
[8]王潇晨,付冬梅, 李晓刚, 刘燕. “基于meanshift滤波和蚁群聚类的复杂红外目标分割”,红外技术,2009, 31(9):545
[9]Kamil Riha, Chen Peng, Fu Dongmei. Detection of Artery Section Area Using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 Algorithm[C]. Proceedings of the 7th WSEA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rcuits, Systems, Electronics, Control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08, 1: 46-52. ISBN: 978-960-474-035-2, ISSN: 1790-5117
[10]Fang Tian, Fu Dongmei. A Hybrid Artificial Immune Algorithm for Featuture Selection of Ovarian Cancer Data[C]. 200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on, 2008: 2050-2055,EI:20094612444817
[11]Fu,DongMei, Zhang Biao, Zheng De-Ling. Design of a class of P-type immune controllers based on T-B celland its stability analysis[C].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2007: 459-464.EI: 080311017138
[12]付冬梅,张彪,付志毅,郑德玲. 人工免疫控制器在二元精馏塔控制中的仿真研究[J] . 系统仿真学报,2007, 19(9): 2070-2073.EI: 9613246
[13]付冬梅,郑德玲. 基于Varela免疫模型的免疫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 29(2): 199-203. EI:080811110880
[14]付冬梅,位耀光,郑德玲. 识别强化的双因子免疫控制器及其特性分析.控制理论与应用[J],2007,24(4):530-534 . EI: 074110859652
[15]韩晓萍,付冬梅. 基于形态学的遮挡目标提取的区域生长法研究.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7.24(10):158-160. EI: 9767089
[16]付冬梅、位耀光、郑德玲. 基于双因子调节的免疫控制器的设计、实现与分析[J]. 信息与控制,2006, 35(4): 526-531,EI: 9166481
[17]Fu Dongmei, Wei YaoGuang, Zheng Deling. A Two-cell Adjusting Immune Controller and Its Characteristic Simulation[C].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pulsive Dynamical Systems and Application. 2006, 8: 801-805. EI: A4812006005
[18]付冬梅,郑德玲. 具有记忆与积分能力的双因子人工免疫控制器及其特性的仿真研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 27(2): 190-194.EI: 06219896950
[19]Fu Dongmei, Zheng Deling. The analysis of stability of immun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mall gain theorem[C].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Circuits and Systems. Volume II, Signal Processing,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Circuits and Systems (IEEE Cat. No. 05EX1034). 2005: 1056-1060.EI: 06029635288, EI: 8623624
[20]Fu Dongmei, Zheng Deling, Chen Ying.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a Biological Immune Controller Based on Improved Varela Immune Network Model[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s 2005. Proceedings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Vol. 3627). 2005: 432-441. SCI: BCV6,EI: 8688482
[21]Fu Dongmei, Zheng Deling.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Biological Immune Controller Based on Improved Varela Immune Network Model[C]. Proceedings of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2005: 1121-1126.EI: 05509538907
成果、荣誉
2008年至2011年, 连续三年获得“我心中最喜爱的教师”奖 北京科技大学
2007年12月, “神经网络理论与应用”被评为免检课程 北京科技大学
2007年12月, 北科大信息学院院长奖章 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2006年12月, “半实物化控制实验箱研制与开发”获得实验教学二等奖 北京科技大学
2006年12月, “自动控制原理”被评为校优秀课程 北京科技大学
2004年10月, “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在工业装置腐蚀失效分析中的应用”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腐蚀与防护协会
2004年12月, “数字化自控原理实验开发“被评为实验教学三等奖 北京科技大学
2001年12月, 教学优秀一等奖 北京科技大学
2001年9月, 被评为建龙优秀教师 北京科技大学
2000年12月, “石化炼油装置设备腐蚀专家系统开发与研制” 部级三等奖 中石化公司
尹怡欣
基本信息
姓 名:尹怡欣
单 位: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职 务: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
职 称:教授
所在梯队: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
办公地点:北京科技大学机电信息楼525室
办公电话:86-010-62332262
传 真:86-010-62332262
电子邮件:yyx@ies.ustb.edu.cn
社会职务: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常务理事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控制与智能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
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常务委员
北京金属学会自动化与计算机专业分会 主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学部自动化处学科评议组成员
中国金属学会会员、IEEE会员
研究方向
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流程工业自动化;智能控制与智能管理
主讲课程
控制工程基础(本科生)
控制系统仿真(本科生)
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硕士研究生)
动态系统建模理论与应用(硕士研究生)
控制科学与工程概论(博士研究生)
论文及著作发表情况
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SCI、EI检索80多篇
“中国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SC)软件系统”获1994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数学物理方法教学系列软件CAI”获1997年冶金部教学成果一等奖
论文“用于计算机仿真的简易海洋音响分布模型”获1999年度日本海洋音响学会论文奖
“中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平台”获200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新型PID控制及其应用》,1998年,机械工业出版社
《人工生命及应用》,2004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出国访问经历
1990年07月—1990年10月,日本国北九州市,九州工业大学工学部生产设计教室小林敏弘研究室,外国人研究员(访问学者)
1995年09月—1996年10月,日本国神奈川县,神奈川大学工学部电气工学科远藤信行研究室,外国人研究员(访问学者)
1999年10月—2000年10月,日本国东京都,东京大学工学部物理综合研究所新诚一研究室,外国人研究员(访问学者)
1990年07月—1990年10月,日本国室兰市,室兰工业大学SVBL研究所,客座教授
成果、荣誉
1993年 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1999年 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4 年 “中国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SC)软件系统”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年 “中国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SC)软件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7年 “数学物理方法教学系列软件CAI”获冶金部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9年 论文“用于计算机仿真的简易海洋音响分布模型”获日本海洋音响学会论文奖
2005年 “中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平台”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刘贺平
个人简介
生于1951年,沈阳人。1977年毕业于鞍山钢铁学院自动化系,1984年获东北工学院硕士学位,1988年4月-1989年4月名古屋工业大学访问学者,1989年-1992年3月于名古屋工业大学完成博士课程学习,获得博士学位,1993-1995于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研究工作,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信息学院教学副院长,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信息学院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北京市海淀区第六届、第七届政协委员和常委。长期从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和教学管理工作。
研究方向
智能化信息处理与控制,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鲁棒性控制,系统辨识、滤波、建模,模式识别等。已培养硕士、博士数十名。
研究成果
目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了80多篇学术论文,独著42万字。参加和负责的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教委资助项目、国家863资助项目、横向课题等研究工作。组织并参与了信息学院实验室的211工程、世行贷款、国家修购款等多项建设项目。
联系方式
电话010-62334752 13391880301
Email:lhpjx@ies.ustb.edu.cn
胡广大
基本信息
姓 名:胡广大
单 位: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职 务:副院长
职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在梯队:精密机电控制系统
办公地点:机电楼524
办公电话:010-62333084
电子邮件:ghu@ies.ustb.edu.cn ; ghu@hit.edu.cn
社会职务:国际SCI杂志“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Automatica”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等23种国际学术杂志的审稿人。
教育经历
1980年9月—1984年7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学士
1986年9月—1989年3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工程系硕士
1994年4月—1996年10月 日本国名古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博士
1999年9月—2000年8月 加拿大纽芬兰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博士后
工作履历
1998年11月—1999年8月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数学系访问研究员
2000年9月—2001年8月 加拿大约克大学数学和统计学系访问教授
2001年9月—2006年2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博导
2006年3月—现在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
1.基于非线性观测器的精密机电控制系统:研究基于单边李普希兹条件来设计非线性观测器的方法,这样可以降低李普希兹非线性观测器设计的保守性;另外,把单边李普希兹非线性观测器的设计方法同电机控制应用相结合,估计并补偿电机负载转矩的变化,提高机电控制系统的精度。
2.空间站交互对接姿态测量系统:开发交会对接脉冲编码被动式合作目标及光学成像敏感器技术,以达到实用化的目标;研究满足实时性要求的航天器相对姿态相关测量算法,研究光点布局算法、光点提取算法和相对姿态测量算法;研究脉冲激光发送与捕获的同步算法。
3.代数编码理论及应用:研究代数编码的机理,构造新的代数码;开发计算量更小的迭代解码算法,以满足海量数据的实时和可靠传输问题;进一步地研究迭代解码算法的实现问题;结合网络控制和网络监测,研究代数编码的应用。
成果、荣誉
1. 于2006年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
2. 研究成果被SCI他人引用232次,他人引用胡广大成果的作者来自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研究成果被意大利和美国学者的专著收录为定理,部分收录情况如下:
(1)A. Bellen and M. Zennaro, Numerical Methods for Dela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Clarendon Press, Oxford, 2003,中的Theorem 9.5.3 和Theorem 10.6.1。
(2) D. S. Bernstein, Matrix Mathematics: Theory, Facts, and Formulas with Application to Linear Systems The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中的Fact 11.17.12。
3.于2006年,首次提出单边李普希兹非线性观测器设计方法,降低了李普希兹非线性观测器设计的保守性,该项工作最近受到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突尼斯和智利等国学者的关注并引发了很多后继工作。
徐正光
基本信息
姓 名:徐正光
单 位: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职 务:系副主任
职 称:教授
所在梯队:运动模式控制理论及方法
办公地点:北京科技大学机电信息楼802室
办公电话:010—62334650
电子邮件:xzg_1@263.net
教育背景
1978年10月-1982年7月在山东建材学院自动化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5年9月-1988年1月在重庆大学自动化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1997年9月-2001年6月在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学院自动化系学习,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2年9月-1985年9月 山东建材学院自动化系 助教
1988年1月-1997年9月 山东建材学院自动化系副主任、主持工作,讲师、副教授
2001年7月- 至今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系 副教授、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
运动模式控制理论及方法
复杂生产过程中的模式识别方法研究
生物特征识别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主讲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
控制工程基础
论文、专著
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论文30来
[1]Windows Server2003计算机网络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ISBN7-301-06765-8/TP·0744
[2]徐正光,曹长修,基于正交多项式的分布参数系统的递推辩识方法,化工工业过程的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IFAC symposium,Newark,Delaware,USA,April 1992,pp. 350—354
[3]徐正光李晓丹曹长修,时变分布参数系统的参数估计,控制与决策,P37—41,No.1,1991年
[4]徐正光,王海涛,瞿寿德,基于统计映射空间的模式识别及在线质量推断,北京科技大学学报,Vol.23,No.2,p181-183,2001年4月
[5]徐正光,王海涛,于连荣,基于统计映射空间的自学习模式识别方法,北京科技大学学报,Vol.25,N0.5,p480-482. 2003年5月
[6]徐正光,王淑盛,刘冀伟,王志良,史立峰,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核Fisher判别方法在油水识别中的应用,北京科技大学学报,Vol.27,No.1,p126-128 2005年1月
[7]徐正光,舒云,张利欣,傅陪众,基于红外CCD热成像测温的加热炉钢坯温度模型研究,冶金自动化,Vol.29,No1,p24-27,2005年1月
[8]徐正光,刘书智,史立峰,纪洪利,造球系统在线最佳负荷寻优策略的分析与研究,冶金自动化,Vol.29,No.3,p54-57,2005年3月
成果、荣誉
1995年获得优秀党员称号
1995年获省部级优秀论文二等奖一项
2003年获冶金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2005年获北京科技大学实验技术成果一等奖
烧结机尾红外热成像计算机视觉及信息处理系统,获冶金科技进步三等奖
国家专利“红外CCD热成像装置”ZL 96 2 13949.1
刘冀伟
个人简介
刘冀伟,男,1962年6月20日出生,籍贯河北景县
目前任职
IEEE(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协会、人工心理吁情感计算专业委员会理事
教育经历
1979年-1984年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1994年-1997年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系,获得硕士学位
现任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
研究领域
负责与参与的主要项目:
具有相变和移动边界的分布参数系统的估计与控制问题,1989,1-199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
时间序列分析与动态模式识别在复杂生产过程中的应用,1993,1-1995,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
烧结过程的信息获取与模式识别,1990,1-1992,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
造球系统在线自动寻优,2003,3-2003,12,济南钢铁公司、主要参与人
海湾盆地北部复杂隐蔽油气勘探技术的研究,2002,10-2005,12,国家十五攻关重点项目,主要参与人
安阳第二炼钢厂转炉自动化改造网络部分,2004,8-2005,8,河南安阳第二炼钢厂横向课题项目,项目负责人
石景山区民防指挥中心指挥自动化系统,2005,10-2006,石景山区人民防空办公室横向课题,主要参与人
基于状态空间描述的人工情绪理论和方法研究,2006,1-2008,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负责人
平谷区人防指挥所设备设计购买安装集成调试工程,2006,10-2007,10,平谷区人防办公室,主要负责人
获得荣誉
发表论文及专著:
在《国际智能信息会议》、《自动化学报》,《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国际情感计算会议》,等国内外著名的期刊与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SCI,EI,ISTP,Inspec等检索20余篇)。并在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译著和专著多部。
董洁
基本信息
姓 名:董洁
单 位: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职 务:系副主任
职 称:副教授
所在梯队: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
办公地点:北京科技大学机电信息楼1026室
办公电话:86-010-62332242
传 真:86-010-62330000
电子邮件:dongjie@ies.ustb.edu.cn
教育经历
1991年9月-1995年8月在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95年9月-1997年7月在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2002年9月-2007年7月在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系学习,获博士学位
工作履历
1997年7月-1999年7月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系 助教
1999年7月-2004年7月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系 讲师
2004年7月-2011年1月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系 副教授
2004年7月-2004年12月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访问学者
2011年2月至今 北京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副教授
研究方向
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
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
主讲课程
控制工程基础
微机原理及应用
最优控制理论及应用
代表性论文、专著
[1] Dong Jie, Ma Xueming and Peng Kaixiang. IVFH*:Real-time Dynamic Obstacle Avoidance for Mobile Robots. 2010 11th. Int. Conf. Control, Automation, Robotics and Vision, Singapore, 5-8th December 2010, 844-847(EI: 20111113739059)
[2] Jie Dong, Bing Liu, Kaixiang Peng, Yixin Yin. Robot obstacle avoidance based on an improved ant colony algorithm. Proceedings of the 2009 WRI Global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GCIS 2009, v 3, p 103-106, 2009 (EI:20094712479591)
[3]付培众,董洁,杨伟,胡广大,尹怡欣. 基于遗传算法的层流冷却系统优化控制策略.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9,Vol.26,No.8,pp918-922 (EI: 20094512429338)
[4] 董洁,尹怡欣,彭开香. 基于流程工业多智能体系统协调控制研究.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28(10),119-124(EI:20084711727248)
[5] Jie Dong,Yixin Yin,Kaixiang Peng. A Hierarchical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Agent Techn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Control, ISIC. p2731-2736
成果、荣誉
2004/2006/2008/2009/2010年 北京科技大学第五、七、九、十、十一届“我爱我师——毕业生最喜爱的专业课教师”称号
2009年 微机原理及应用免检课堂 北京科技大学
2010年 控制工程基础免检课堂 北京科技大学
2010年 北京科技大学师德先进个人 北京科技大学
2011年 最优控制理论及应用免检课堂 北京科技大学
张维存
个人简介
张维存,男,生于1962年11月,工学博士,副教授。
教育经历
199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控制理论与应用专业博士学位。
1997-1998美国密执安大学工业与运筹工程系访问学者(Research Fellow);
2006年9月-2007年8月韩国汉城国立大学电气工程与计算机学院访问教授(Visiting Professor)。
研究领域
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收敛性分析及设计方法,基于控制系统性能评价的驾驶员非正常驾驶状态检测,电力市场,工业生产自动化应用软件等。
主要著作
[1] Weicun Zhang, The Convergence of Parameter Estimates is Not Necessary for a General Self-Tuning Control System– Stochastic Plant, the 48th 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 and Control, 2009
[2] Weicun Zhang, Xiaoli Li, JinYoung Choi, A Unified Analysis of Multi-model Adaptive Control-Virtual Equivalent System Approach, 17th IFAC World Congress, Seoul, 2008
[3] Weicun Zhang, Tianguang Chu, Long Wang, A New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Self-tuning Contr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ol.11(11):123-139, 2005
[4] Li Qingquan, Zhang Weicun and Chen Changxiang, Multivariable Self-tuning Control of Paper Making Machine, 12th IFAC World Congress, Australia, 1993
[5] Sun Xi, Zhang Weicun and Jin Yihui, Stable Adaptive Control of Backlash Nonlinear Systems with Bounded Disturbances, the 31st 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 and Control,,1992
奖励
造纸机的组合自校正控制系统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获奖人)
夏晓华
个人简介
夏晓华,33岁,男,讲师,博士学历。
教育经历
1994年至2006年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习,分别获得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
2006年至今在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学院自动化系工作。
研究领域
非线性系统的多模型建模、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中的应用、先进控制算法与多模型方法的结合。其他研究方向涉及:先进控制算法的应用和理论研究、先进控制软件的应用和开发、模式识别聚类算法的应用等。
论文及著作发表情况
主要论文曾发表于Journal of 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Impulsive Systems,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Journal of Process Control等。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目前承担冶金工程研究院基础研究基金:冶金过程加热炉的先进控制及智能优化。
联系方式
xiaxiaohua@gmail.com,手机:13910518152。
丁大伟
基本信息
姓 名:丁大伟
单 位: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职 称:副教授
所在梯队:先进控制理论与新能源技术
办公地点:北京科技大学信息楼1026室
办公电话:86-010-62332926
电子邮件:dingdawei@ustb.edu.cn
学术兼职: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IET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Systems and Automation, Journal of Franklin Institute, ISA Transactions,《自动化学报》,《控制与决策》等审稿人
教育经历
1999年9月至003年7月,中国海洋大学,自动化,本科。
2004年9月至2010年1月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博连读。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系,博士后。
工作履历
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 北京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讲师 2012年9月至今 北京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副教授
研究方向
滤波器设计,模糊控制,切换系统
主讲课程
自动控制理论,控制理论基础(本科)系统与控制中的矩阵理论(研究生)
论文及著作发表情况
[1]D. –W. Ding, X. Li, Y. Yin, C. Sun. Non-fragile H¥and H2 Filter Designs for Continuous-time Linear Systems Based on Randomized Algorithm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12, 59(11): 4433-4442. (Regular paper) (SCI)
[2] D.-W. Ding, X. Li, Y. Yin, X.-P. Xie. Further studies on relaxed stabilization conditions for discrete-time two-dimension Takagi-Sugeno fuzzy systems. Information Sciences, 2012, 189: 143-154. (SCI) (SCI)
[3] D.-W. Ding, G.-H. Yang, X. Li. H-infinity Filtering for a Class of Discrete-time Switched Linear Systems. 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011, 9(2): 141-146. (EI)
[4] D.-W. Ding, G.-H. Yang. Fuzzy Filter Design for Nonlinear Systems in Finite-Frequency Domain.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2010, 18(5): 935-945. (Regular paper) (SCI)
[5]D.-W. Ding, G.-H. Yang. H∞Static Output Feedback Control for Discrete-time Switched Linear Systems with Average Dwell Time. IET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2010, 4(3): 381-390. (SCI)
[6] D.-W. Ding, G.-H. Yang. Static Output Feedback Control forDiscrete-time Switched Linear Systems under Arbitrary Switch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2010, 8(2): 220-227.(SCI)
[7] D.-W. Ding, G.-H. Yang.Finite Frequency H¥Filtering for Uncertain Discrete-time Switched Linear Systems.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9, 19(11): 1625-1633.(SCI)
[8] D.-W. Ding, G.-H. Yang.Static Output Feedback Control for Discrete-time Piecewise Linear Systems: an LMI Approach.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09, 35(4): 337-344. (EI)
[9] D.-W. Ding, X. Li, Y. Wang. Nonfragile Filtering for Discrete-time Linear Systems in Finite-Frequency Doma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DOI:10.1080/00207179.2012.756150). (SCI)
[10] X. Xie, H. Ma, Y. Zhao, D.-W. Ding, Y. Wang.Control Synthesis of Discrete-Time T-S Fuzzy Systems Based on a Novel Non-PDC Control Scheme.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DOI: 10.1109/TFUZZ.2012.2210049). (Regular paper) (SCI)
科研项目
基于随机算法的非脆弱控制器及滤波器设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1-2014.12,主持。
基于概率鲁棒方法的非脆弱控制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2012.1-2013.12,主持。
基于切换技术的网络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0.6-2011.12,主持。
成果及荣誉
2011年获东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2011年获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后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是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有机形成的教学合作团体。目前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队伍包括5名教授,4名副教授,1名讲师。